因此,本次大会以“肿瘤免疫治疗:直面癌症全周期”为主题,聚焦于肿瘤免疫治疗的现状与前景、免疫治疗在肺癌、乳腺癌中的应用以及肿瘤免疫治疗目前面临的挑战等等临床热门话题,顶级肿瘤专家深入对话,跨国界开放式学科思维碰撞,为肿瘤界带来了国际上权威的医疗讯息。
会议伊始,AS电玩医学技术发展集团总裁付骁女士和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肿瘤外科学教授、癌症网络医疗与学术事务副院长Jeffery E. Lee先生分别发表了热情致辞,表示本次大会汇聚国内外肿瘤诊疗领域专家学者,为中美肿瘤同行提供了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
Jennifer A. Wargo教授指出,由于先天免疫系统和后天免疫系统在免疫监视和免疫防御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利用免疫系统治疗癌症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方法。免疫治疗是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代表了恶性肿瘤治疗的范式转变,它提供了一种超越外科手术、常规化疗和放疗的新型治疗方法。随着免疫疗法的使用,我们在癌症治疗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这种治疗方式被成功地用于各种类型的癌症。Jennifer A. Wargo教授还表示,近年来得益于分子生物技术的蓬勃发展,肠道微生物组学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肿瘤的发生与发展,除了微生物本身的直接作用之外,由它们引起的宿主炎症免疫系统、代谢功能方面的改变也间接发挥了重要作用,而这些变化对于后续抗肿瘤治疗也产生一定影响。基于肠道微生物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开发出来的微生态制剂在抗肿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也逐渐显现,可为今后的抗肿瘤治疗提供辅助作用。
陆舜教授表示,国内肿瘤新药研发与国外的临床实践差距正在进一步地缩小,中国临床研究引领肺癌精准医疗、在EGFR靶点全程治疗策略建立中发挥重要作用。针对诸多肺癌驱动基因突变,中国靶向治疗EGFR“百花齐放”、ALK“三代同堂”、其他靶点的治疗也在不断突破。靶向耐药后的研究成果初现成效。积极拓展前线治疗方案,与各种药物联合治疗延长生命周期以及发展ADC药物将是未来靶向治疗的发展方向。
在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盛湲教授的主持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乳腺疾病诊治中心沈坤炜教授带来题为“可手术乳腺癌全身辅助治疗的进展”的分享。
沈坤炜教授表示,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初衷是将局部晚期乳腺癌通过新辅助治疗缩小肿瘤,来提高手术的根治程度(安全性),期望改善患者的生存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新辅助治疗是在有可观察的原发肿瘤的基础上给予治疗,能及时评估肿瘤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从而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然而,当今对乳腺癌的治疗理念要求全程管理,这就要求临床医师依据患者的临床、病理、分子生物学信息等制订出总体的治疗策略,并根据新辅助治疗不同的疗效适时合理地调整随后的治疗,这是开展新辅助治疗后所带来的新的问题。
李鹤成教授表示,尽管手术治疗始终是可切除食管癌治疗的主导治疗,但在局部晚期可切除食管癌中,近些年来已有诸多研究证明,相比单纯行手术切除或术后辅助治疗,术前新辅助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生存获益。新辅助化疗方案实现了跨越式突破,术前DCF 以及FLOT 方案已将食管癌5 年OS 率提高,紫杉醇或长春瑞滨联合铂类的新辅助放化疗方案在耐受能力较强的患者中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靶向治疗的加入对食管癌患者的远期生存获益的影响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目前可供选择的靶向药物较少而限制了使用的人群,因此更多靶点的研究开发是食管癌新辅助靶向治疗进展的关键。免疫治疗在新辅助治疗中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未来的新辅助治疗模式在这片领域存在更大的空间。尽管新辅助治疗已成为局部晚期可手术切除食管癌治疗的共识性选择,但与之相关的研究和探索仍在广泛开展。
Joe Y. Chang教授表示,近年来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核心的免疫治疗策略以其较低的毒性和在经筛选人群中优秀的疗效,为抗肿瘤治疗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和希望。不过,单纯免疫治疗的肿瘤缓解率较低,在不同瘤种存在疗效异质性,免疫治疗相关性不良反应也不可忽视,因此,大多数肿瘤患者不能从单纯免疫治疗长久获益。免疫治疗与其他治疗策略的联合,已成为当前免疫治疗的重要发展方向,其中,放疗联合免疫治疗更是被寄予厚望。放疗联合免疫治疗可显著提升免疫治疗的疗效,ORR可达50%甚至更高,部分患者可出现远隔效应,被誉为革命性时代的来临。然而,仍有部分患者不能从放疗联合免疫治疗中获益,即使已有获益患者仍存在较常见的免疫耐药现象,仍有大量亟待解决的临床问题。
在此次学术年会的护理分论坛上,中美护理学专家就护理在患者免疫治疗中的作用以及今后发展的思考展开了深入交流,分享了国内外护理管理的新特点和新趋势,共同学习国际上最先进、最前沿的护理管理理念、方法、经验,改进护理质量,提升服务水平。
除中美两国专家外,此次大会还吸引了来自新加坡、波兰、以色列、韩国等不同国家、不同医疗机构的近百位专家学者线上参会,共同打造了一场国际化、高规格的学术盛会。正如集团董事长杨建宇博士在闭幕辞中所说:“这也体现了我们搭建这一平台的初衷:为肿瘤领域同行打造对话中美顶级肿瘤专家的学术交流平台,促进国内、国际肿瘤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积极推动学科发展。真正彰显了:医学交流无国界。”